中滩镇
(2018/06/25 13:16:17) 新闻来源:中滩镇政府 作者:

中滩镇简介

中滩镇位于麦积区西北部的三阳川,渭河与葫芦河的交汇处,距天水市市区18公里,与秦安、甘谷、清水、秦州等县区毗邻,天谗高速公路、秦南公路横贯全境,天水国家农业园区坐落境内。全镇下辖23个行政村,总人口3.8万人,耕地面积27573亩,镇域面积48平方公里,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714元。2006年底,被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列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支持新农村建设项目区(张白、蒲甸、缑杨),2008年被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确定为第二批全省发展改革试点镇,2012年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

    历史沿革。中滩镇历史悠久,民国初属第五区,后属三阳乡,民国26年(1937年)设雷王集,民国29年设中滩镇。1950年分设为中滩镇(1951年改为乡)和演营乡,1954年设置东滩乡;1955年,3乡仍并为中滩乡。此前从1949年8月设谓南区公署(1951年改称第八区,1955年又称三阳川区)于雷王集,辖三阳川各乡、镇,1956年撤销。1958年3月,西坪并入中滩,同年9月与渭南、石佛合并成立三阳川公社。1961年7月划小公社时,设三阳川区(雷王集),除辖境内中滩、演营公社外,还辖西坪、石佛、渭南等7公社(1968年区撤销)。1966年,演营公社并入中滩公社。1984年撤销公社,改为中滩乡,2003年6月30日改为中滩镇,辖18个行政村,2004年1月因撤乡并镇将原西山坪乡14个行政村和渭南的1个行政村划归中滩镇,辖33个行政村,2005年1月,村组合并后,现辖23个行政村。

    产业结构。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两山一片”产业发展战略,镇党委、政府立足镇情,科学谋划实施农业产业提升“1124”工程,围绕“一高、一区、二个万、四个五”的产业发展思路,切实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一高,积极配合天水国家高新农业技术示范园区,做好土地流转和农业技术的示范推广等工作。一区,力争在“十二五”末把中滩建成全市标准化养殖业集聚区。二个万,全面建成九龙山万亩苹果基地;巩固做优山区万亩全膜旱作农业基地。四个五,积极配合支持威龙5000亩葡萄基地做大做强;发展大棚设施蔬菜种植5000亩;在漆李、赵崖、谢坪等村规划新建5000亩的核桃基地;发展壮大赵崖、刘阳、丁赵等村5000亩的花椒基地。通过实施“1124”工程,全镇先后建成山区片万亩双垄沟播玉米基地、九龙山万亩优质花牛苹果基地、九龙山禽业基地、张白缑杨1、2、3号标准化养殖小区、四合威龙5000亩葡萄基地、缑杨千亩设施蔬菜基地。带动发展汪李、后川养殖专业村2个,养殖大户32户;发展高效蒜玉油种植3000亩。

    基础设施。交通条件极其便利。天谗高速公路斜穿渠刘等6个村,并在境内设有出入口;秦南公路横贯全境;邻园路、中卦路、中石公路、雷张公路、北甘公路铺油通车;全镇13个川区行政村通村主干道达到通畅硬化、10个山区行政村通村主干道达到通达砂化;主街区6公里道路实现灯化;全镇道路绿化率达到70%以上。小城镇建设初见成效。建成三阳商贸城、民达商场,在建供销社商住楼,筹建渠刘经济住宅小区等项目工程;按照“小城镇,大战略”的方针,继续投入资金,对主街区和内街区进行道路硬化、美化、亮化、绿化,小城镇建设初显成效。新农村建设初具规模。统一规划、统一图纸,在张白村建成占地20余亩的42栋新宅,建成新农村住宅楼1栋;在后川村建成占地30亩的70套灾后重建房;筹建蒲甸村宝兰客专拆迁集中安置新村建设。鼓励各村量力而行,进行新村建设。产业区条件极大改善。近年在山区新修农机路16公里。在川区农田产业区新修、铺砂道路36公里,硬化5.2公里;衬砌灌溉渠道73余公里;新建、维修机井23眼;栽植行道树2万余株,产业区形成“路相通、渠相连、天成方、树成荫”的格局。

    社会事业。教育事业发展。全镇现有初级中学2所,小学22所,幼儿园4所,教师372人,在校学生9711人,教学设备先进,学校已配置微机115台,教学质量及学生升学率不断提高,学龄入学率达到99.9%,高中入学率达到95%。全镇有16个图书室,23个农家书屋,拥有藏书3.6万册。卫生事业发达。有中心卫生院2所,私立医院一所,有医生55人,床位86个,综合门诊大楼两幢,群众就诊方便。电话通讯发达。现有程控电话3734部,移动电话16000多部,小灵通基站8座。商贸流通发达。全镇现有个体户512个,其中工商户270个,运输户152个,餐饮58个,其它服务行业32个,实现经济收入2280万元。

    旅游资源。镇域内旅游资源富集,地热资源丰富,樊家城、演营寺等历史遗址和九龙山、分姓石、樊家城、白马洞、演营寺等名胜古迹遍布其内。汪李温泉经勘察,地热蕴涵量极高,发展潜力巨大。同时,随着天水国家农业高新示范园区规模的不断扩大,农业产业化观光渐成规模,旅游配套设施趋于完善。